為推動生成式AI於語文學習的應用,落實優質教育與縮小教育資源差距,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系於4月21-22日舉辦「數位敘事創作訓練工作坊」,本校高教深耕計畫之「數位說書人的視覺化語言訓練—從文本生成到即席表達的敍事與溝通」,主持人張瑋儀教授邀請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教授、臺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林豪鏘教授擔任主講人,帶領師生展開融合AI與敘事表達的學習實踐。


工作坊參與師生超過百餘人,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蕭麗華教授、田運良老師、戴榮冠老師、樂活學系周鴻騰老師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邱詩雯助理教授等人皆蒞臨參與。林豪鏘教授為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科學博士,擔任教育部與科技部多項審議委員與顧問、教育元宇宙諮詢輔導團隊召集人,長年致力於人工智慧、延伸實境、情感運算、數位藝術與互動多媒體領域的教學與研究,主持數位藝術與互動設計實驗室,專長涵蓋個人化適性學習、自然語言處理與跨域教學設計,曾獲「工程教育學會學術績優獎」、「資訊學會渴望資訊文化獎」、「國科會傑出研究人才」等殊榮,並榮登 ScholarGPS 全球前 1.45% 卓越研究科學家行列,講學足跡遍及全臺,對科技與人文的融合深具貢獻。
工作坊介紹人文學門領域的AI共創軟體,師生現場實際操作AI內容生成,引導學生從主題思辨到數位敘事實作,進行跨媒材故事創作與即興表達演練。活動內容融合地方文化、社會議題與教育平權思維,以此強化學生的數位圖文傳播力,深化對SDGs永續目標的理解與實踐。


